当前位置:
2006年丽水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作者: 来源: 丽水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 2008-01-03 10:30:0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项要求,牢固确立“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平安丽水”和“绿谷文化”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一、2006年我市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69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7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6.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下降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4%,比上年上升0.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4.9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和1.2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支出比例分别达到15.02%和12.8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3辆,居民消费结构已从基本消费型逐步向发展享受型转变。

2006年全市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56项,科技合作项目达160多项,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正式签约129项。通过评审和鉴定项目共58项,其中有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项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全年专利申请量835件,授权56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106%,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卫生事业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市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15所,有32个乡镇通过省市教育强乡镇评估,云和、遂昌两县被命名为省教育强县。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7.1%,小学入学率99.91%,初中入学率99.55%,“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15%,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0.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8%。全市后备劳动力培训12018人,“双证制”教育培训1217人。2006年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5.075万人,平均参合率为82.47%,与上年相比提高8.33%。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开展,2006年累计体检106.96万人,体检率达72.94%,超过省里50%的体检率要求,居全省前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应急处置机构进一步健全,疾控中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医疗服务资源拥有量,如每千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医疗资源服务利用率也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006年全市共受理治安案件17585起,同比下降14.58%。火灾起数下降31.8%,死亡人数下降40%,受伤人数下降10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9.9%,全年未发生特大恶性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2.06%,死亡人数下降1.76%,受伤人数下降17.77% ,经济损失下降23.44%,没有发生一起死亡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2006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与2005相比分别下降22.54%、3.10%、17.85%和5.66%,实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信访工作呈现“信访总量下降”、“越级上访下降”、“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重复访状况根本好转”的“两下降、两好转”的良好态势。在省委、省政府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我市综合得分96.3分,为优秀等级,全省排第4位,9个县(市、区)均为优秀。

2006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647.9万人次,同比增长32.32%,其中国内旅游者63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7%,入境旅游者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23.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8万美元,同比增长31.7%。2006年新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1家。全年围绕建设“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目标,启动49个旅游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额35.64亿元,已投入建设资金4.866亿元。

2006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专项援助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164人,帮助3882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5156人实现再就业。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3764人,有组织劳务输出33532人。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60所,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4354人中,集中供养人数3908人,供养率达到89.76%,比2005年增加2.17%。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平稳推行,至2006年底市本级130户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优惠政策,发放租金补贴544459元,已经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达到1.98万人,筹集资金2.67亿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1.22万人。2006年末全市九个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员达165.07万人,占全市应参保农村人口的82.5%。

二、2006年我市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发展由相对滞后向与经济发展逐步协调快速转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发展放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2006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丽水市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决定》等各项政策,明确了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对社会发展事业高度重视,积极贯彻社会事业各项政策,在教育事业、公共卫生、文化建设,以及旅游事业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全面启动,一批标志性重点工程快速推进。2006年下半年我市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年底共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了18个乡镇、646个行政村、1113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使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1.81%,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市体育中心室外训练场已建成使用,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市体育场(投资1.2亿,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有2万多观众席位)也于年底开工。丽水中学迁建工程、丽水职高迁建工程都顺利开工建设,除水东小学迁建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外,市区义务教育七大工程建设项目都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快了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如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农民负担状况的监督管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的预防与应急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强化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等,这些都为我市加快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社会事业投入增加,力度加大

2006年,全市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超过全省26%的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1.0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31%,比上年提高0.09%,地方财政科技投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485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同时争取到省布局调整、四项工程、六项行动计划、切块经费、对口支援、国债、信息技术装备等专项资金和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款2亿多元。文化事业经费支出19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出191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比上年增长244.2%。2006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投入资金1.5亿元,报销覆盖全部行政村,支付金额1.25亿元,合作医疗综合受益面达64.5%。全市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68亿元,先后完成丽水学院、6个县(市)高中迁扩建、部分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工程等一大批项目。

(三)“绿谷文化”健康发展,硕果累累

《畲家谣》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取得优异成绩。四幕畲族音舞诗《畲家谣》,代表浙江省晋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创作金奖和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员奖、优秀新人奖等12项单项奖。同时代表团还获得组织奖,为丽水、为浙江赢得了荣誉,为畲族人民增添了光彩。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喜人。全市有青田石雕、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造技艺、松阳高腔等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田石雕等7个项目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田县(鱼灯)、遂昌县(昆曲十番)、景宁县(畲族山歌)、缙云县雁岭乡(滚叉)、松阳玉岩镇(高腔)等五个县(乡、镇)被命名为第三批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同时,文物保护工程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历史文化村(镇)5处。

创建“东海明珠乡镇”和“山花乡镇”有新成效。莲都黄村乡等4个乡镇通过市政府评审验收,成为丽水市第二轮第五批文化“山花乡镇”。景宁县大均乡、云和县大源乡、莲都黄村乡等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东海明珠乡镇。截止今年,全市文化山花乡镇达到63个,省级东海明珠乡镇达20个。

(四)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2006年,按照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要求,以实施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推进“八个一批”生态工程建设。在生态工业方面,新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0家,新增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12个。在生态人居工程方面,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加快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开展生态乡镇村建设。在生态保护工程方面,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安全工程方面,全面铺开规范和整顿矿山资源开发,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对危险物品生产、贮存、转移处置等活动实施许可制度。

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年噪声达标区210.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293.9平方公里,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9%,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2.8%、84.3%和82.3%。全市地表水88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有85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符合Ⅱ级标准要求的天数达到360天。按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显示,我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高达99.1,9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均为优等,且有5个县(市)排在全省前10位,稳居全省之首。

三、我市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

近年来,我市在社会各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较突出,社会发展各行业及行业内部之间在发展的速度和投入的力度上都存在诸多矛盾。如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与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九年义务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与学前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城市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的矛盾等等。一些事关民生的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显:城市廉租房有效房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的问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较弱问题、老年人集中供养问题、公共文体广电设施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差距较大的问题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虽然都是现阶段我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也充分反映了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是统筹能力较低。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在资源统筹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均衡性较差,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强弱势群体之间都还有较大差距。这里面有运作体制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但也反映出在统驭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社会发展投入统筹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运作机制上缺乏创新力,投入渠道狭窄单一。

三是有限的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我市人口资源分布较散,加之地域和行业间对自有资源基本上处于封闭式利用状态,未能实现资源共享,导致我市有限的社会发展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领域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还有较大空间。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多渠道筹资机制不完善,基金支付能力不高。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我市目前结余的基金尚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此外,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也偏低。以松阳县为例,全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仅占全市的0.4%,被征地农民参保数量落在全市末位。二是社会救助仍需加强。目前,我市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供养率为89.76%,虽比2005年增加2.17%,但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城镇低保对象平均补差98元/月,农村平均补差59.6元/月,分别比全省平均补差水平低36.4%和23.4%,且还有一定数量的低保边缘人员没有列入低保范围。我市有残疾人15.85万,数量大、分布广、需求多,残疾人的保障资金、优惠政策落实难,有的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薄弱,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突出。我市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86%,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入住老人4051人,只占全市老人的1.18%,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水平还需提高。2006年,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605.07万人,平均参合率为82.47%,与2005年同期相比虽提高了8.33%,但是仍低于全省86%的平均水平。

(三)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基础薄弱。全市只有幼儿园1082所,全市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16所。入园幼儿66765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87.1%。市区幼儿教育资源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幼儿园大多设施简陋、条件较差方面;农村幼儿园建园率和幼儿入园率低,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仅为58.82%。幼儿教育面临既要扩大总量、又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双重任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全市文化体育设施总量少,体育场、体育馆规模小,难以胜任大型高档次的活动和比赛。市本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均未达到省、国家规定要求。全市178个乡镇,文化站用房35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只有57个,全市3652个行政村,有村文化室的仅占5.4%,且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98个民族村还有50个民族村未通简易公路,13个民族村未开通程控电话,73个民族村未安装有线电视,92个民族村尚未安装自来水。

库区、安置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滩坑电站的建设使库区和集中安置区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交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没有及时跟上,给库区和集中安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社会稳定依然不可忽视

2006年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加,全市共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11起,参与人员569人,其中规模10至50人的7起、51人至100人的4起。我市特殊群体“213”人员、“民师”骨干、“六十年代精简下放”等人员频繁串联,不断提交上访信,甚至策划进京上访。涉毒案件不断增多,全年共查处涉毒刑事案件31起,比上年增加12起,查处涉毒违法案件91起,比上年增加39起。同时还查获了海洛因、摇头丸、冰毒片剂、氯氨酮等一批毒品。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2006年全年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58人的119%,占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50人的138%;特别是道路交通施工领域,2006年发生了20起事故,死亡21人,同比上升了75%,占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的190.91%。非法集资案件增多,影响面增大,社会就业问题依然严峻,社会稳定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五)生态环境保护还有待于加强

一是城市生活污水防治滞后。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缓慢,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普遍滞后,特别是老城区截污系统建设难度较大,造成部分城市内河及部分河段水体严重污染。二是工业污水防治不容乐观。各县(市、区)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健全,部分企业不能达标排放,少数企业还存在偷漏排污的现象。因产业配套需要的部分小电镀企业污水超标,监管难度大。三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任务繁重,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未建立相应的机制。特别是我市大量的规模以下养殖场,由于绝大部分是直排,影响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治理任务艰巨。四是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四、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市在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

“十一五”是我市社会事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从“十五”撤地设市开始作为社会发展重点的基础设施大规模集中建设,在“十一五”末将基本形成阶段性成果,社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投入的重点势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应适时展开研究。根据我市的实情,明确今后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为“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事业能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乃至缩短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打好基础。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发展考核机制,将社会发展指标分解后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年度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发展约束激励机制。

认真研究和探索符合丽水实情的社会发展投入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个在改革中必将碰到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市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十五”开始,随着全市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资源大调整的逐步深入,这个矛盾也日渐凸现,若不能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去研究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认真研究我市应对省委、省政府扶持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问题。“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重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这对于我市来讲既是极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现实的挑战。如何应对省委、省政府的扶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和吃透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进一步加大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力度

深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公平教育体制改革,积极研究建立有利于公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利用,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利用率低下,同时做大做强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市级示范专业和试验实训基地的指导和辐射作用。高度重视幼儿学前教育,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规范和管理,扩大公办优质幼儿教育资源,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要强调和顾及均衡性、合理性和地域性,增加对基层乡镇、社区卫生院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善基础医疗机构的设施条件,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农村延扩。要加强对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投入时序的研究,避免出现公共财政的集中支出和还贷高峰,实现基础设施可持续投入和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重点要逐步向农村倾斜

提升全市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从我市地广人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实情出发,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定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现阶段重点抓好: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让农民明白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必然趋势,而农民自始至终都是这项事业的主体。应明确什么事应由政府去做,什么事该由农民去做,什么事可由政府和农民一起做,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而绝非是一项权宜性的政治任务。同时,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避免实行简单划一的模式。特别是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允许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存在。二是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筹措引导资金,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全市中心镇、乡、村的给排水、垃圾处理、医疗卫生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三是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进一步拓宽农村各种技能培训领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打好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

(四)高度重视和关心民生问题,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

民生问题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2006年全市社会发展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学前教育问题,特别是市区幼儿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优质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效能的问题;城市廉租住房有效资源不足,保障范围覆盖面有待扩大的问题;老年人养老机构总量偏少,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些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突出地反映了我市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不足。建议:提高现有公共产品供给的透明度,让群众知道实情,知道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已在做或将要做的各种努力;转变观念,特别要转变把公共产品完全等同于公共财政投入产品的观念,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在公共财政现阶段不能完全满足公共产品需求的现状下,在不违反国家各项政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非财政性资金进入社会发展领域的门槛,坚持走出欠发达地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尽量把矛盾消化在行业管理内部;同时,政府应逐步提高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附件:
附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