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丽水市发布首个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规划
作者: 王晓强 来源: 丽水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 2020-01-10 11:43: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和实施民族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联合市委统战部正式发布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成为全国首个发布专门服务于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专项规划的地区。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以此为契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发布《规划》。

一、强化引领带动,锚定发展总目标逐级深化

《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丽水之赞”和寄语景宁畲族自治县“三个走在前列”为引领,以胡海峰书记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为统领。2022,丽水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生态优美、风情浓郁的美丽乡村格局基本形成。展望至2035,丽水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民族地区乡村前列,民族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1以内。展望至2050,丽水民族地区乡村与全市及全省乡村同步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突出主要区域,促进民族集中县(市、区)集聚提升。

《规划》以景宁畲族自治县,老竹、丽新、三仁、雾溪、安溪、竹垟、板桥7个民族乡(镇)和212个民族村为重点,覆盖莲都、龙泉、云和、遂昌、松阳5个少数民族村相对集中的县(市、区),辐射全市乡村。以坚持四个融合为基本原则,以“五化”协同为路径,以文化筑魂为特色,扎实推进民族乡村产业特色发展、文化繁荣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体系化推进民族乡村全面振兴,开创全国民族乡村振兴排头兵新局面。

     三、聚焦重点任务,设计七大重点领域谋篇布局

  《规划》重点突出以跨山统筹为纲、以绿色创新为核、以大花园核心区为底、以民族文化为魂、以问海借力为谋、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要的根本宗旨,制定了民族乡村城乡融合及其乡村在空间布局、特色产业、生态文明、民族文化、精准帮扶、社会民生、深化改革等七大领域任务,并详细明确了具体实施内容及保障措施。

《规划》同时发布了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共包含38个具体指标,指标体系充分体现民族的特点和元素,指数专门设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12个民族特色指标,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特色和民族特征,为衡量和评价民族乡村振兴实施情况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准和依据。

附件:
附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