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丽水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5-11 09:15:18

2022410日在丽水市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丽水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丽水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得以持续巩固全市经济稳步复苏,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全市经济稳步恢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0.03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6.3:37.3:56.4,其中二产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一产和三产占比分别下降0.50.7个百分点。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08.52亿元,同比增长19.8%

供给侧支撑有力。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9.12亿元,同比增长2.2%。生态工业持续发力,工业实现增加值510.65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64.20亿元,增长15.0%,排名全省第4。服务业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964.92亿元,同比增长8.4%,排名全省第4

需求端持续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排名全省第3;实际利用外资8429万美元,超任务数的40.5%。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22.87亿元,增长13.1%,排名全省第1;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全市网络零售额达591.1亿元,增长22.8%,排名全省第3。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出口总额287.37亿元,其中生产型企业出口187.83亿元,增长32.8%,份额较上年的47.1%提高到65.4%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7亿元,增长14.0%。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3.1%,排名全省第1。扎实推进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整治高耗低效企业244家,腾出用能8.43万吨标准煤、用地1716.3亩;严控两高行业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9家,整治低散乱企业387。坚决遏制能耗过快增长,以八大高耗能行业为重点,严格落实用能管控,有力保障民生和高质量发展用能,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

(二)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出台实施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成立市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建立工作例会、清单化推进、民情通达、改革试点、专班推进五项机制和重点任务、重大改革、突破性抓手、典型案例四张清单,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2个省级试点和14个市级试点,45个共同富裕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开工。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立足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坚持跨山统筹市域一体化发展理念,创新推动“558”系统工程。构筑中心城区一脉三城发展格局,高标准启动丽水山居图建设,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4.7平方公里。实施县(市)城市品质提升五个一工程项目20个、完成投资103亿元,新增未来社区试点8个,14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加快建设。持续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全市完成安置小区投资32.19亿元,实现980130765异地搬迁,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2.5%

新兴动能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5%17.9%20.7%23.4%,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企业培育成效明显,6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企业列入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企业名单,23家企业列入省级放水养鱼行动培育企业;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13家,其中新增认定五星小微企业园1个、四星小微企业园2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市域龙头创新平台浙西南科创产业园开工建设,建成丽水国际科创中心等7科创飞地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36家,较上年增长30%,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7家,较上年增长18.7%。持续深化与之江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的交流合作,高质量举办第四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一带一路·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会,4个项目已落户,7个项目拟落地。

现代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金台铁路全线通车,衢丽铁路松阳至丽水段加速建设,杭丽铁路义乌至缙云段纳入长三角洲及浙江省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丽水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高等级公路66.86公里,新建和改建提升四好农村路1362.5公里。建成瓯江航道,实现丽水高等级航道零突破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8座抽水蓄能站址纳入国家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装机规模869.7万千瓦,纳规站点数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市9个县(市、区)均被纳入国家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为全省唯一,全市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9.1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3%

(三)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

招商引资质提量升。全市新引进项目620个,增长81.3%,其中,新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9个,增长53.6%,占引进大项目总数69.4%。新引进上市企业19家、百强企业10家,行业隐形冠军4家。景宁悬崖上的天空之城项目开始试运营,世界500强肖特医药亚洲总部落户缙云,青田与中国制造业500强爱玛科技共同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央企合作成果丰硕,累计与央企达成意向合作项目21个,总投资额达1075亿元,已落地项目8

招才引智成果丰硕。全市新引进高校毕业生4.4万余人,其中博士650人、硕士2417人、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2人,分别为上年的1.8倍、5.5倍、5.3倍、1.5倍。高层次人才招引成效明显,全市新增国家、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专家6人,新引进绿谷精英高端人才154人,同比增长52%院士之家签约进院士30名。建成县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6个,丽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山海协作工程迭代升级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55个、到位资金233.62亿元。各县(市、区)在大湾区新区、省级高能级平台布局不少于1平方公里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飞地,实现签约全覆盖。高质量推进在杭州、宁波、嘉兴等地的科创飞地建设,消薄飞地助力扶贫增收,惠及消薄村1393个。实施群众增收、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合作项目116个,到位援建资金6544万元。10个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完成政府性投资12.84亿元、社会性投资86.93亿元。

深度对接融入长三角坚持以问海借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长三角招商中心,加快推动在沪飞地”“飞楼平台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做强字系品牌,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精品集市,推动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等品牌营销布局长三角重点区域。一体化合作范畴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深度拓展。跨区域信用体系合作不断深入,黄浦丽水信游长三角应用落地启动。

对外开放合作统筹推进。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完成华侨基金组建;在全省率先成立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出台鼓励华侨回归创业创新30条,侨商回归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75亿元;积极开展中国(丽水)华侨双循环发展试验区方案研究,全力推进浙江(青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现跨境电商出口17.8亿元。获批自贸区丽水联动创新区,其中梅山青田山海协作保税飞仓项目被列入浙江自贸区第七批十大创新成果之一,打造世界超市、购物天堂,进口商品城全年累计销售额达20.8亿元

对口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创新开展组团式帮扶,有序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援助资金80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0个,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东西部协作考核4大类33个任务指标。援助新疆新和县资金1.2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30个,继续打响我是朗读高手援疆品牌,有力促进对口地社会稳定发展。帮助销售吉林梅河大米12500吨,积极开展梅河口干部来丽挂职锻炼,梅丽合作进一步有效提升。

(四)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从先行试点走向先验示范。圆满完成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丽水成果和经验被中办、国办文件充分吸收,并在全国推广。印发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四五规划。深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实现GEP核算与应用由探路者向全国标准制定者、应用引领者迈进。创新打造天眼守望助力两山转化综合智治平台,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自然资源实时预警、GEP核算转化及应用三位一体,系统集成,应用入选全省首批最佳应用,其中GEP辅助决策场景入选数字政府首批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项目及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最佳实践场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获评2021年度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

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围绕构建“152”体系架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底座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基层治理系统初步形成,理论制度成果不断丰富,市县两级共形成理论成果71项,制度成果121项。打造特色应用成果114个,承接省级任务试点场景应用118个,省级重大应用贯通率100%浙丽保获得中央深改办和省委充分肯定,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铜奖,荣膺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幸福清单”“缙情帮”“益林富农”“农道安获评省级最佳应用。

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事项跑零次率达99.6%,成功打造一分不用花、一次不用跑、一天不用等企业开办常规化模式。迭代升级投资在线平台3.0,积极探索极简审批,全面开展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聚焦浙里营商跑道,形成共享法庭”“税务中台等一批特色应用场景,迭代建设浙里办浙里营商丽水服务专区,营商环境数字化治理体系加快建立。成功获批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9。加快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社会公众对政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位居全省第一。网上中介超市入选2021年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20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2021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创新示范区。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逐步构建。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出台丽水市绿色低碳示范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森林碳汇管理局,着力推动华东林交所落地丽水。系统推进低(零)碳试点工作,龙泉列入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名单庆元屏都、景宁大漈莲都利山入选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村(社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国家级循环化园区改造,龙泉、缙云入选新一轮省级创建类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在全国率先制定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定导则,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

(五)绿色发展实现新提升

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全面推进。龙泉、遂昌创成首批省大花园示范县;9个案例入选省大花园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数量均居全省第一。18个项目列入省级耀眼明珠培育对象,数量居全省第一,松阴溪(含莲都古堰)成为首批省大花园耀眼明珠。景宁获省政府大花园建设督查激励。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获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1.72亿元,其中省大花园示范资金2250万元,位居全省第一。40个项目列入省大花园建设重大项目清单,数量全省最多,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6%。全国首创政务、服务、商务三务合一花园邻里中心,开工建设试点项目3个,完成投资4.56亿元。全省率先实施增花添彩工程,新增种植花卉1.5万亩,建设美丽林相76.81万亩,打造规模化彩色成果287个。建设提升绿道1012公里,新增青田瓯江干流祯埠绿道、景宁畲乡绿道2浙江最美绿道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市区AQI优良率99.7%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环境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十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省第一

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有效。建成18个镇(街道)、33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成运行腊口污水处理厂,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6座,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21.66公里、雨水管网53.74公里。有序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制定出台丽水市塑料污染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提升整治打造乡村美丽河湖,新建美丽河湖11条、水美乡镇”24个。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细胞3家企业获省评无废工厂

(六)民生事业获得新发展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42元,增长11.4%,与全省平均之比由去年的72.0%提高为7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6元,增长11.6%,排名全省第1实现十三连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59元,增长9.7%增幅排名全省第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051缩小为2.021。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89元,增长16.1%增幅排名全省第1,实现六连冠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2.98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达到全省前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91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维持在3%以内的较低水平,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实施住房保障重点项目53个,实现投资1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6%;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为18.0%,受益人数达28.3万人。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8%,控制在3%以内。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市民生支出403.90亿元,占总支出的74.0%。全市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0人,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2.55个。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县域就诊率达91.2%。教育普及化水平与全省基本同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4.6%。丽水技师学院等30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85万个。

粮食安全切实保障。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全市落实储备粮规模15.46万吨,保质保量完成储备粮油轮换计划。五优联动试点建设全面铺开,创建莲都、缙云两个五优联动示范县。落实应急加工网点207家,应急加工能力达980/日。首次与中储粮丽水直属库有限公司建立央地协作机制,建立多渠道稳固的省外粮源,全市完成5.6万亩省外粮源基地建设任务增加优质口粮品种作为政府储备,全市晚稻谷储备占储备粮规模的54%

从全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看,全市计划报告7大类54个指标中,有29个指标预计完成或超额完成9个指标与预期目标有差距16个指标暂无数据(见表1)。指标不及预期原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个指标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较制定目标时大幅增加近30万人,基数变大,完成情况与计划有差距。交通投资中,公路项目投资额由于统计入库时序差异,增速不及预期;水运方面因瓯江航道项目去年建成完工,投资额下降;铁路、机场投资增速较快。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受生态环保、水利设施续建项目陆续完工、新开工项目支撑不足等因素影响,与预期目标有差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因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等,实际完成情况不及预期。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受政策退出影响,流通型企业数据波动较大,但生产型企业生产形势较好。

表1:丽水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目标

实绩

属性

经济发展

1.全市生产总值GDP

%

8.5左右

8.3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2以上

15.1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

%

8以上

8.4

预期性

2.全员劳动生产率

%

稳步增长

暂无数据

预期性

3.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亿元

4700

暂无数据

预期性

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

%

41.5

暂无数据

预期性

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6.0

62.5

预期性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8.5

14

预期性

7.固定资产投资

%

10以上

15.1

预期性

民间投资

%

15以上

16.0

预期性

制造业投资

%

15以上

20.1

预期性

交通投资

%

12以上

8.8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2以上

7.4

预期性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12以上

0.8

预期性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7

13.1

预期性

网络零售额

%

15

22.8

预期性

9.旅游产业增加值

%

高于GDP增速

暂无数据

预期性

创新驱动

10.R&D经费支出占GDP

%

2.2

暂无数据

预期性

11.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51.04

暂无数据

预期性

1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2.42

2.46

预期性

1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2

3.4

预期性

对外开放

14.进出口

%

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0.2

预期性

出口总额

%

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0.2

预期性

15.实际使用外资额

%

正增长

40.4

预期性

文化发展

16.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

高于GDP增速

暂无数据

预期性

17.居民综合阅读率

%

88

暂无数据

预期性

生态文明

18.单位GDP能耗降低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19.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化学需氧量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氨氮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挥发性有机物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氮氧化物

%

省下达

暂无数据

约束性

21.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7

99.7

约束性

22.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

立方米

24

21

约束性

23.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24.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1.5

6

约束性

市域治理

25.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

%

82

85

约束性

26.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12

14.6

约束性

社会民生

27.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1530

6090

预期性

2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0.3

暂无数据

约束性

2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

3.31

预期性

30.城镇登记失业率

%

3以内

1.6

预期性

3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3左右

1.8

预期性

3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左右

9.7

预期性

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左右

11.6

预期性

34.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3.85

3.6

预期性

35.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6.5

6.09

预期性

3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01.8

202.98

预期性

37.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17

20

预期性

38.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百分点

1

1.08

约束性

3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65

2.51

预期性

40.人均预期寿命

81

暂无数据

预期性

4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亿元

≤0.037

0.034

约束性

4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22.8

22.8

约束性

注:增加值增幅为可比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总体看,面对世界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开拓创新,交出了靓丽成绩单。但也要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经营面临缺芯”“缺柜”“缺工和原材料上涨等问题;能耗双控约束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还有一定差距;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应对,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工作措施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之年,也是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面开启之年。做好2022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稳定,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按照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努力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的要求,提出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共7大类56个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40个,约束性指标16个。建议如下:

表2:丽水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建议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目标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1.全市生产总值GDP

%

7.5以上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3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

%

6.5

预期性

2.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12.1

预期性

3.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亿元

4800

预期性

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3

预期性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8.5

预期性

6.固定资产投资

%

13

预期性

民间项目投资

%

快于面上投资增长

预期性

制造业投资

%

预期性

交通投资

%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预期性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预期性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

预期性

8.旅游产业增加值

%

9左右

预期性

创新驱动

9.R&D经费支出占GDP

%

2.2

预期性

10.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54.6

预期性

11.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2.8

预期性

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5

预期性

对外开放

13.进出口

%

8

预期性

出口总额

%

8

预期性

14.实际使用外资额

万美元

8000

预期性

文化发展

15.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

高于GDP增速

预期性

16.居民综合阅读率 

%

提高0.5个百分点

预期性

生态文明

17.单位GDP能耗降低

%

省定

约束性

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省定

约束性

1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化学需氧量

%

省定

约束性

氨氮

%

省定

约束性

挥发性有机物

%

省定

约束性

氮氧化物

%

省定

约束性

20.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7

约束性

21.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22

约束性

22.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约束性

23.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2

约束性

市域治理

24.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

%

90

约束性

25.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20

约束性

社会民生

26.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3.0

预期性

2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4

约束性

2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

预期性

29.城镇登记失业率

%

3以内

预期性

3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3左右

预期性

3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左右

预期性

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左右

预期性

3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

≤2.0

预期性

3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之比

-

0.74

预期性

35.家庭可支配收入(按三口之家计算)

10-50万元群体比例

%

提高三个百分点

预期性

20-60万元群体比例

%

提高三个百分点

预期性

3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3.75

预期性

37.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6.18

预期性

3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04.8

预期性

39.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22

预期性

4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百分点

1

约束性

4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6

预期性

42.人均预期寿命

81.15

预期性

4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亿元

0.03

约束性

44.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22.8

约束性

注:增加值增幅为可比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三、2022年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建议

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首先要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举措,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总牵引,准确领悟和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稳增长,筑牢产业基础

大力实施生态工业倍增行动。拓展平台空间,全年新增工业供地面积5000亩以上,推进小微园建设,力争新增小微企业园6个。联动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确保全年整治高耗低效企业30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50家以上,腾出用能空间3万吨标煤以上。全面推进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力争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各增长10%以上。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三园一基地主平台联动发展,加快上海G60科创中心等飞地平台建设,力争全年三园一基地实现企业营收和税收均增长20%以上。推进产业数字化,力争完成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400台,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面达到60%以上。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网络,推进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工程试点,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创建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区域生态金融示范地和区域红绿融合文化金融示范地。推进丽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依托高校、大型企业,建设红酒品酒师、咖啡师、摄影师等国家、省级培训(实训)基地。创新发展康养+”模式,打造长三角康养旅居胜地。

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围绕九大主导产业,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动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3个百分点。提升生态种植业,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证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9.8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7.73亿斤以上,持续打响丽水好稻米品牌。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争当全国食用菌、茶叶产业龙头,打造长三角高山蔬菜、中药材、精品水果核心产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3条单条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新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个,培育建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高标准新建丽水山耕订单基地10个,打造丽水山耕拳头产品3个。

精准有效服务企业。持续深化精准服务企业“365”专项行动,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迭代升级企业码和丽水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成为服务企业的数字化核心平台。切实做好生态工业和数字经济新政、春节期间鼓励企业留员工稳生产政策等宣贯兑付,落实落细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惠企政策,全年力争减轻企业负担70亿元以上。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放水养鱼行动等,力争新增省级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家、上市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企业5家、省放水养鱼行动培育企业20家、规上企业100家。

(二)聚焦添活力,积蓄发展动能

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健全双招双引融合机制,树立引一个人才带进一个项目,招一个项目引进一批人才的系统思维,做优做强一部四中心,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省内等区域重点产业,协同抓好项目引进。以政策试点、平台建设、产业项目为着力点,推进各产业园区平台、高铁新城双创特区等建设,推动半导体全链条、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文旅康养产业布局,重点在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发力引强,力争2022年全市新落地大项目130个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60%以上。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百亿级产业项目零突破,引进高校毕业生5万人以上。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深入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迭代升级人才科技新政,完善人才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浙西南科创产业园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落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体化研究院。突出产业需求引领,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以上,解决卡脖子问题3项以上。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加快构建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力争2022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2.2%,入选绿谷精英项目150项,落地50项,科技创新指数明显提升。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开展扩投资、优结构十大行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民间项目投资,制造业投资,交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均高于面上投资增速。争取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及补短板重大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省主导重大项目清单、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清单。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前储备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

全面促进社会消费。推进实施三个一批改造升级,出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实施方案,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构建三级农村物流寄递网络。打造新型贸易中心,谋划推进省市级智慧商圈、高品质步行街、夜地标等消费中心建设,推动青田、庆元省级夜间经济城市试点培育。各县(市、区)“5+10+15”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覆盖率达80%以上。培育消费热点,打造数字商贸,突出保供应、促消费、强流通工作重点,做好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六个网上建设,开展第三方平台战略合作,助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提升。

(三)聚焦强开放,扩宽发展平台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搭建融入长三角平台,提高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推动市县对接上海重点平台、园区、企业。以互联互通为突破,畅通融入长三角渠道,推进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生态产业联动发展,继续推进康养600建设,全面激活水经济,持续推进字系品牌产业化市场化,统筹开展文旅、康养等推介营销活动

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行动。立足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构建互动交流新机制,扩大交流协作新领域,建设产业协作新平台。新签产业合作项目100个以上,实现产业合作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启动产业飞地建设,加快推进科创飞地建设进度,继续推进消薄飞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实现消薄飞地收益5000万元以上。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合作,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制定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加大外贸项目招大引强力度,谋划在市外设立外贸飞地,在市内设立外贸总部,为企业坚守美欧市场、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提供政策指导。推进4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培育丽水出口名牌,发挥重点产业集聚效应,发展壮大有出口实绩的企业主体。利用好广交会、华交会等展会资源,优质高效办好世界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发挥无水港、保税仓作用,支持海铁联运业务,推广瓯江航运,畅通物流渠道。

打造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升级版。进一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帮扶示范点,持续推进组团式智力支援、产业招引、文化交流,促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对口合作,不断放大丽水与对口地在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上的协作合作特色,打造展现重要窗口形象的五张金名片

(四)聚焦促改革,寻求发展突破

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各项目标任务,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我市组建国家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开展生态资产产权交易、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交易和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探索构建生态产品确权、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推动生态价逐步获得市场认可、产品直供向模式创供跨越,力争2022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到4800亿元。深化天眼守望”GEP核算转化及应用数字化平台,加快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产品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

加快推进一带三区战略落地见效。跨山统筹市域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着力在缩小地区差距领域先试先行。以合作平台为载体,加快推进丽水南城、碧湖新城、龙庆经典文创、松遂乡村振兴、云景特色风情五大跨山统筹示范平台建设方案落地实施,进一步推进平台联建、产业联动、设施联通、服务联享。推动国土空间、财政金融、人才资源、教育资源、产业招商五大统筹协调机制改革,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围绕八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各地持续深入合作,谋划建设交通、文旅、环保等一批支撑性项目。

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体系架构,基本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快党建统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和基层治理等系统重大应用承接贯通,谋划打造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丽水特色场景应用,形成一批具有丽水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理论制度成果。加快探索大脑建设路径,健全数据风险防范机制,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分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深化放管服和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完善企业码一站式服务新机制,推动涉企政策直达快享。深化标准地改革、测绘验收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能,推动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积极推行涉企鉴定评估最多评一次、市场监管领域最多查一次,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90%。深化信用丽水建设,确保国家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稳定在第一梯队

(五)聚焦优生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印发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及“6+1”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细分方案。全面推进龙泉等18个县、乡(镇)、村低(零)碳试点建设,加快创建中国碳中和示范先行区,积极争创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化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依托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打造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的生态环境权益、生态产品综合性交易和认证平台,争取丽水森林碳汇成为亚运会碳中和碳汇产品。

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以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为抓手,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全年力争新增光伏装机35万千瓦以上。围绕打造华东(丽水)抽水蓄能基地的目标,全面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3个项目预可研审查、2个项目核准。全面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电力市场化改革等工作,推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推动大花园核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快实现县县有标志性项目、有标志性工作,确保新增1个以上省大花园示范县成功命名。大力培育古城名镇名村、高能级景区、名山公园等七大类耀眼明珠,力争创成省大花园耀眼明珠”2个以上。推进5A景区创建、高品位酒店群、瓯江绿道等九大旗帜性工程提质升级。加快创成百山祖国家公园、云和梯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缙云城市综合体酒店、青田瓯陆风情主题酒店等高品位酒店建设,推进实现五星级(标准)酒店县县全覆盖;建设提升绿道450公里,实现省级绿道主线贯通。大力推动增花添彩提质扩面,新种植花卉1.5万亩、建设美丽林相65万亩,持续打造一批花园小区、花园大道、浪漫花海等规模化彩色成果。加快推进大花园建设标准编制,建立健全覆盖丽水大花园建设的全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标准体系。

加快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创成龙泉、缙云2个县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全面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60%的县(市、区)达到无废城市建设标准,扎实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溯源控源,抓好工业地块地下水污染扩散风险管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及其分站,实现对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和威胁因素的长期监测和决策支持;因地制宜形成集生物多样性体验、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业态,打造生物多样性公众科学示范区

六)聚焦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促进居民增收。稳步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和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之比提升到0.7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0以内,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10-50万元群体占比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岗位数量稳定保持在1400个以上。构建丽水无欠薪长效机制,推进仲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切实加强民生保障。积极扩大养老保险参保面,加快实现应保尽保和法定人员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4.8万人,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推动失业保险向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向职业劳动者覆盖,建立工伤保险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增长机制。推动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实施,实现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2人、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个。坚持房住不炒,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教育双百亿工程,新增学位1.14万个,加快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稳妥有序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公办民办结构。推进医学高峰学科培育计划,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以上。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谋划推进文化旅游项目298旅游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等公共文化惠民项目,重点探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社会化运营模式,推进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严守平安底线。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去年下降8%,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和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打好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新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各2个,新建(改建)避灾安置场所200坚决守住治危防患、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底线。

四、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围绕十四五期间全市现代产业、交通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要求,接续推进一批战略性、引领性、标志性重大项目实施,2022年全市拟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80个左右,总投资约42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80亿元。

(一)奋力推进综合交通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实施交通项目29个,总投资6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亿元。建成景文高速、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全面推进丽水机场、衢丽铁路松阳至丽水段建设,加快528国道遂昌新路湾至石练段公路改建工程、235国道松阳段改建工程、322国道景宁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衢丽铁路衢州至松阳段、322国道龙泉安仁段改建工程、遂昌县新湖山大桥建设工程等项目。积极推动杭丽铁路义乌至缙云段、温武吉铁路、义龙庆高速公路、青田至文成高速公路青田段等项目前期。

(二)奋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致力于产业创新,突出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厚植未来区域竞争和产业分工特色优势,实施产业项目158个、总投资19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9亿元。建成丽水花园路精品酒店、美星实业汽车滤清器和中冷器项目、普洛斯丽水智慧物流园、莲都区万洋低碳智造项目等项目。大力加快丽水市江滨商务中心、丽水大数据云中心、丽水郎奇白桥康养旅游项目、云和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丽水爱玛科技新能源智慧出行、纳爱斯生态资源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浙江宇恒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等项目。

(三)奋力推进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环境提质提标,实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131个,总投资8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亿元。建成丽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丽水市人民医院东城院区、丽水市水上运动中心、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松阳县全民健身中心、市区配套幼儿园新建工程、丽水护士学校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花园邻里中心、浙西南网架优化加强工程、丽水市旅游学校新建工程、庆元兰溪桥水库扩建、青田小溪水利枢纽、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丽水市生态体育公园、丽水市滩坑引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丽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滨河公园一期、城东区块路网工程、丽阳小学新建工程、南城体育中心、石郎线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

(四)奋力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建设。聚力招大引强,确保全市谋划招引省市县长项目23个,落地率60%以上。加快推进中欣晶圆硅片外延项目、广芯微6英寸硅基晶圆代工项目、丽水国际医学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联城电竞冰雪文旅项目、旺荣半导体8英寸功率器件等项目前期进度;积极加快正帆科技特气和半导体设备检测项目、东旭集团先进装备产业园、瓦窑头文旅项目等项目招引洽谈进程。

(五)奋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设。从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等方面入手,致力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的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实施住房保障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8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7亿元。开工建设丽水未来城、水东高铁新城、两湖商业中心、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城东区块路网、地下空间利用、滨水慢行系统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灵山社区、灯塔社区等一批未来社区项目和刘祠堂背、高井弄等一批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9个,新增省级未来社区项目6个。实施市区旧城区改建项目,分别为:灯塔未来社区项目,城西华侨产业城(暂名)地块,原羽绒厂部分地块,万象山脚及原油泵厂区块,卢镗街与括苍路交叉西北侧南明变电站区块,中岸圩污水处理厂,纳爱斯公司部分土地,莲城宾馆对面原灯塔游泳池区块,丽阳路以南大洋路两侧区块,高铁新城片区,和平路与丽阳街交叉西北侧丽水创新金融中心,D级危旧房征收项目,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区块,金周北公寓西北侧区块,烟草公司东南侧等收储地块。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拟对D级危旧房、烟草公司东南侧、岩泉青林、香蜜园南侧、翡翠雅园东北侧、水东小学东北侧、芦埠、城西、灯塔、万象山东侧、刘祠堂背、建筑垃圾填埋场、联城中学、联城敏河、未来城一期、未来城二期、人民医院东城院区北侧、联城花街、联城金周、紫金水东老村、路湾、水东农垦厂区块、卢镗街与括苍路交叉西北侧南明变电站区块、长岗背关后区块、中岸圩区块、琵琶岛南岸等地块进行成片开发。

做好202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丽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1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

预期目标

全年实绩

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

%

10以上

19.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5以上

23.2

服务业增加值

%

12左右

17.9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0以上

27.2

3.固定资产投资

%

15以上

46.5

工业投资

%

15以上

73.1

民间投资

%

15以上

26.5

交通投资

%

15以上

155.8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5以上

71.0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15以上

26.4

4.五大

产业

半导体全产业链产值

亿元

0.8

暂未出数

精密制造产业集群(含新材料)增加值

%          

30

暂未出数

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增加值

%

30

暂未出数

时尚产业集群(含节能环保)增加值

%

15

暂未出数

数字经济产业营收

%

12

暂未出数

5.网络零售额

%

15

5.7

创新驱动

6.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5以上

暂未出数

7.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稳步增长

21.5

8.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2

2.55

9.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4

暂未出数

对外开放

10.进出口总额

%

保持份额适度增长

3.5

出口总额

%

保持份额适度增长

1.5

11.实际使用外资额

%

20

104.7

生态文明

12.单位GDP能耗降低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1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1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氨氮排放量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市下达

暂未出数

15.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7

99.7

16.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

立方米

24

21

社会民生

1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0.5

10.5

18.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2

5.5

1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9

99.7

2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0.7

0.7

2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亿元

0.0216

0.0184

注:增加值增幅为可比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按可比口径计

附件2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建议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预期目标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

%

10以上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3以上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

%

7

预期性

2.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0以上

预期性

4.固定资产投资

%

15以上

预期性

工业投资

%

20以上

预期性

民间项目投资

%

15以上

预期性

交通投资

%

15以上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5以上

预期性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15以上

预期性

5.省内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50

预期性

创新开发

6.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5以上

预期性

7.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3.1

预期性

8.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75

预期性

9.进出口总额

%

8以上

预期性

出口总额

%

8以上

预期性

10.实际使用外资额

%

10

预期性

11.招商引资(内资)

亿元

40

预期性

生态文明

12.单位GDP能耗降低

%

市下达

约束性

13.主要污染物

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市下达

约束性

氨氮排放量

%

市下达

约束性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

%

市下达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市下达

约束性

14.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8

约束性

15.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

立方米

23

约束性

产城融合

16.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5

预期性

17.中小学学位数

2160

预期性

18.各类医院

2

预期性

19.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0.5

预期性

20.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0.6

预期性

2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0.75

预期性

2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9

预期性

市域治理

23.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

%

100

约束性

2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亿元

0.03

约束性

25.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

%

90

约束性

26.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20

约束性

 

                           注:增加值增幅为可比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按可比口径计。




附件:
附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